导航首页 » 行业资讯

唤醒城市生机的大动作,设计企业要怎么抓住机遇?

2022-06-22    工程技术中心    已浏览556次


哥伦比亚公园——城市更新的经典案例


故事要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讲起。

哥伦比亚公园是上海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这片弥漫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建筑群里,拥有摩洛哥风情的海军泳池、360度观景餐厅、新潮商铺和艺术展览,如今俨然成为“魔都”的热门新地标。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过去的90多年里,此处先后是美国乡村俱乐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上生所)基地,而自从上生所终止了园内的各项活动,这里就处于休眠状态,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转变,也许不少人会好奇,是什么让他重新获得瞩目?又是什么让沉寂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这片4.7公顷的土地上,保存着上世纪20年代至今近40个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2017年,由万科牵头,OMA、ECADI和West 8三家设计公司共同对其进行更新改造,综合规划了曾经的哥伦比亚公园,在维持整体巴洛克风格的同时,将现有纪念性建筑、工业建筑与新建筑有机结合,打开地块边界,融入创意办公区、餐厅、零售空间、活动空间、文化场地等丰富功能,将哥伦比亚公园重新塑造成上海最著名的公共空间之一,使其集社区、休闲、办公、历史为一体,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哥伦比亚公园项目是国内比较早期且非常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其保护和传承了历史文脉,聚集了优质先锋产业,激活了城市版图,优化了公共环境,充分实现存量资产的能级跃迁和城市的良性更新——这就是城市更新的魅力,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主题也由此展开。

什么是城市更新?我们追求怎样的更新?

什么是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看似宏观,但又时时刻刻、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像开篇的案例,改造一个废弃公共空间,或者改造某处港口岸堤、某条道路管网、某片陈旧小区、某块城市区域——这些针对现有土地功能和资源利用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特定城市建成区域或主体进行更新改造的活动,统称为城市更新。如果一定要对城市更新的范围进行界定,可以按照更新对象来划分:房屋建筑更新(如商业区、老旧小区、历史古建、工业厂房等)、市政工程更新(如供水供电、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更新(如铁路、公路、桥梁等)。

众所周知,每座城市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鼎盛期和衰退期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城市能级提升和规模扩张,中心区旧城会逐渐老化,功能将逐渐落后于需求。当城市逐渐老去,当它跟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怎么办? 

国家给到了一个思路:城市更新。当然这并不是我国首创,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更新之路——面对二战后的一片废墟,这些国家首先提出“城市重建”的口号。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逐渐开始调整城市结构,实施旧城再开发,到如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更新策略。2021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列入 “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11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共涉及21个城市(区),随后更多的城市将城市更新提上议程,一场以城市更新为战略重点的新时代发展大幕缓缓拉开。

从政策层面来看,城市更新无疑是呼应了“双循环”、“双碳经济”、“乡村振兴”的号召。我国正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畅通内循环指引我们从国内市场不断发掘新机遇,聚焦并补齐城市发展的“短板”;“双碳”目标之下,大建筑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建设将从“大拆大建”向城市更新、建筑修复转移;“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要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建设美丽乡村、进行风貌提升、环境整治和传统保护,都为我们指明了城市更新方向。

从经济层面来看,城市更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构筑新发展格局。在增量经济转为存量经济的大环境下,城市更新谋划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形成了新的投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点;城市更新也会带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以往土地增值为核心、融资开发为手段、房地产消费为支撑转变为以资产增值为核心、盘活资源升级业态、城市运营增值服务为支撑的新建设模式。 

从社会层面看,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更新追求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特色并充分融合,对传承文化有积极作用;通过城市更新,能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回应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推动解决城市中的突发问题,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可以说,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社会高质量行进的必由之路。

城市更新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城市需要怎样的更新?或者说现代城镇化进程中,理想的更新后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呢?比如更加节能环保、生态绿色,定位更清晰、产业更协调,文化更突出、品牌更响亮,发展更可精明、更持续,基础设施更完备、“新基建”体系更健全,城市风貌更美观、人文气息更浓郁,数字化运用更普及、城市更智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更开放包容的环境等等……在往期的文章里,攀成德的同事有过详细研究,这里就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城市更新一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一定是对优秀历史尊重与维护的,一定是倡导融合、新旧共生的,一定是面向群众、面向未来的。


设计企业如何开展城市更新?


上文基本讲清楚了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必要性,接下来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做?设计企业如何开展城市更新?设计企业在布局城市更新业务时需要对哪些环节给予重视?

第一,找准市场,进行市场识别和切入。首先要找准热点区域和重点方向,不同城市对城市更新侧重点不同,设计企业在城市更新布局起步阶段,可以综合研究各城市的规划方案。例如,北京推进老旧楼宇、老旧厂房等六大类更新项目,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街区更新和商圈升级;江苏统筹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提升、安全隐患化解、停车资源共享、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河南聚焦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改造,大力发展数字城市智慧社区等,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综合研判,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切入点。而切入的过程中也要明确如何进入市场、参与项目,是参与直接投标,还是参股投资公司进行合作,亦或者是进行投资运营,找到市场切入点就是有了稳健的开端。

第二,规划与设计并行,厘清业务模式。不同产业所适配的建筑功能不同,设计企业在初始设计阶段需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兼具长远发展考量,综合研判、科学规划。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之后,企业要展开充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不限于当地环境、人文民俗、产业规划等,结合城市现状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在业务模式方面,设计企业可探索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模式,比如同济设计集团“以设计为主”,辅以全过程咨询、EPC总承包、建筑师负责制,促进城市更新业务高质量有序开展,其在业务模式方面突破传统建筑专业边界,打造一体化业务和集成化服务,从业务的更深更广发展的角度,实现多领域业务整合,使城市更新成为新的服务项目和增长点。

第三,利用数字化手段,积极应用新技术。数字化是城市更新非常重要的板块之一,设计企业要进行智能技术的引入,一是项目开展过程中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引入BIM等技术用于项目生产,帮助提升企业效率、增强设计质量;二是更新项目要注重数字化系统的融入,利用“智慧+”同步布局城市新基建,提升智慧化水平,利用科技赋能老旧街区,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空间。 

第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设计企业要构建精细化项目管理体系,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项目管理思想,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成本管控为主线,以项目策划为突破,以数字化为载体,以考核为抓手,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是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国内外更新改造众多案例,大多是将陈旧公共空间向文旅、休闲等第三产业转移,所以设计公司要重视引入制造业、新兴产业、文旅、数字化等资源,强化自身资源整合能力。

第五,加强人力资源与组织建设。人才是设计的重要环节,健全人才管理体系,把握好人才的选育用留各个环节,通过晋升机制、培训体系、薪酬体系、绩效体系,提升全员活力,吸纳、鼓励、培养更多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优秀人才,使其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承担更重要责任;在组织方面,设计企业要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梳理组织架构,优化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关系,更好地激励组织成长,提升组织效能。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它承载历史与未来,交织阡陌变幻与人文情怀。城市更新尚处于探索阶段,设计企业任重道远。希望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越来越多沉寂的记忆被唤醒,越来越多陈旧的碎片被粘合,越来越多衰败残垣被赋予新的生命。


文章来源:勘察设计前沿(微信公众号)

作者:万文静,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